公民與社會發展科


  1. A. 學習成果:

    1. 了解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制基礎、與國家的關係和國家的最新發展,從而探究兩地互動發展的機遇和挑戰;
    2. 了解與個人、社會、國家、人文世界及物質環境相關,並已發展成熟的當代課題,從而建構知識及促進自主學習;
    3. 透過課程架構涵蓋人類所共同關注的課題,了解個人、社會、國家和全球在環境、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的相互影響,並據此探究如何解決困難、推進發展,以及互惠互利;
    4. 認同國民身份,並具備世界視野,從經濟、科學、科技、可持續發展、公共衛生等範疇,認識其相互關係,以及於當代世界的發展和帶來的影響,同時了解香港、國家、國際社會的角色;
    5. 識別課題的不同意見及價值觀,並透過綜合運用慎思明辨能力、解決問題能力、創造力、處理數據能力及自學能力,從多角度探究課題的背景、內涵、發展趨勢和涉及的價值觀,從而配合事實和證據,作出合乎法理情的判斷和決定,以及建立正面價值觀和態度;
    6. 清楚表達自己的論據,並根據事實和證據,以客觀、持平和具同理心的態度來看待他人所持的意見和觀點;
    7. 認識、欣賞與傳承中華文化,並對不同文化抱持尊重、包容和欣賞的態度,成為具責任感及承擔精神的公民。
  2. B. 課程規畫:

    1. 課程規畫、學習重點
      級別 上學期考試前 統一測驗前 下學期考試前
      中四級 主題1﹕ 「一國兩制」下的香港 課1「一國兩制」的內涵和實踐
      • 香港問題的由來(三條不平等條約及其背景)和回歸歷程概略
      • 國家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制 關係(主權治權在中國),「一國兩制」及《基本法》的法律依據
      • 維護國家安全的意義(「總體國家安全觀」);《香港國安法》與促進香港長遠發展,以及與平衡法治和人權的關係
      • 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治體制
      • 法治精神的意義:遵守法律;司法獨立;法律面前人人平等;公平公開的審訊
      • 《基本法》規定香港居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
      課2﹕國家情況與國民身份認同
      • 當代國情概略:國家的政治體制;中華民族的組成;中國國籍及中國公民的概念
      • 國家的象徵(國旗、國徽、國歌)及列於《基本法》附件三的相關規定
      • 近年國家在不同領域(高新科技、醫療衞生、文化教育、基礎建設、脫貧)取得的成就
      • 香港特別行政區參與國家事務的裨益及貢獻:
      1. 裨益:國家支持香港發展的政策;讓香港具備「一國兩制」的優勢 
      2. 貢獻:香港在不同範疇推動內地發展及交流;捐款賑災或支援內地發展中地區的需要
      課3﹕香港社會的多元文化特徵

      • 形成香港社會以中華文化為主體的多元文化特徵的因素:香港的發展概略;中華傳統文化與不同文化的融和對香港社會的影響
      • 多元文化特徵對於香港社會的積極意義:推動文化的兼收並蓄;有助文化創新與反思;促進不同族裔融和共處;培養植根中華文化而具世界視野的公民素養

      中五級主題2﹕

      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

      課1﹕人民生活的轉變與綜合國力
      • 改革開放概略:發展歷程及相關策略
      • 人民生活素質(經濟收入、消費模式、教育程度、醫療水平、人均預期壽命、脫貧等)的轉變與提升
      • 綜合國力的提升(經濟、文化、自然資源、教育、科技、國防等)
      課2﹕國家的發展與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
      • 近期的五年發展規劃的重點及相關政策,以及這些重點和政策與促進國家和香港發展的關係
      •  涉及香港的發展規劃和政策(粵港澳大灣區建設、《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》)與促進香港發展的關係
      課3﹕參與國際事務
      • 國家自進入21 世紀以來的全方位外交理念
      • 行動及倡議:不同性質的救援及協助其他國家行動;籌組國際組織及舉辦國際論壇;「一帶一路」倡議 參與國際事務對於國家整體發展的影響,以及香港在當中擔當的積極角色
      中六級 主題3﹕ 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 課1﹕經濟全球化
      • 各國經濟體系的互相依存和國際經濟組織合作;跨國企業的發展、全球勞動及金融市場的融合;新經濟發展對個人(消費及就業)、香港及國家發展的影響
      課2﹕科技發展與資訊素養
      • 全球新科技發展概略:人工智能、大數據、雲端儲存
      • 資訊科技(互聯網、社交網站、即時通訊軟件)的發展特徵
      • 資訊素養的內涵與正面價值觀的關係:辨別虛假資訊;使用科技的道德操守;遵守相關法律
      課3﹕可持續發展
      • 可持續發展的理念,以及國家、香港和其他地區在環境保育的實踐經驗
      • 不同持份者在推動環境保育方面的角色和責任
      • 課4﹕公共衛生與人類健康
      • 世界衞生組織於全球公共衞生事務的角色和功能
      • 國家和香港對全球公共衞生(特別是在傳染病防控方面)的貢獻個人在維持公共衞生方面的責任(特別是應對傳染病
    2. 內地考察
      主題 課題 學習重點
      中華文化與現代生活 傳統中華文化的特質
      • 網上自學介紹傳統中華文化特質的文章
      • 文化遺產(包括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)的保育與傳承,包括應用科技進行保育工作
      實地考察簡介事項
      • 前往內地考察,體會中華文化在社會的保育與傳承
        a.事前詳細計畫及閱讀資料
        b.於考察地點搜集資料的方法
        c.撰寫考察報告的要求
  3. C. 學習評估:

    1. 評核目標是評估考生以下能力:
      • 對科目涵蓋的重要知識有所認識和理解;
      • 在分析已發展成熟的當代課題時能應用相關的知識;
      • 認知個人和社會價值觀對分析當代課題的影響;
      • 理解並分析個人、社會、國家、人文世界及物質環境的相互關聯和依存;
      • 掌握個人、社會、國家及全球不斷轉變的情況,理解及分析課題的複雜性、決策的挑戰和過程;
      • 運用多角度、創造力和恰當的思考方法來分析事物(包括符合社會道德價值)、解決問題、作出合理的判斷、評鑑和建議;辨識資料中闡明和隱含的觀點、態度和價值觀,歸納出概括性的結論;
      • 從多角度來詮釋資料,能考慮和評論不同的觀點;
      • 選用適當資料及論點,有系統地表達論據及意見;
      • 展示對不同文化及價值的理解、欣賞及尊重;及
      • 在處理不同課題時展示能設身處地、了解他人立場的態度。
    2. 考試比重
      測考 時間 備註
      考試 2小時 卷面100分,佔本卷80%,而網上學習佔本卷10%、進展性評估佔10%;全卷佔公社總分100%
      統測 1小時 卷面100分,佔本卷100%
  4. D. 網站連結:

    1. 教育局
    2.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/通識教育科網上資源平台